第二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冬(1 / 2)

苏言在南京搞着罐头工厂的同时,被他派去与夔东十三家接触的使者终于抵达茅麓山,见到了驻扎于茅麓山九连坪的临国公李来亨。

李来亨,米脂人,李过养子,若是李自成死后李过继位,那他多半会是大顺朝的一位亲王,甚至问鼎太子之位也并无可能。

只可惜顺朝已然覆灭多年,现在的大顺军只剩下盘踞夔东的这些兵马,他也是大明册封的临国公。

现在的李来亨完全没有昔日的英姿勃发,他见楚王遣使而来,心中明白楚王早晚会一统天下,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命人设下宴席,迎接使者。

他身边的近侍见状,不解地问道:“国公爷,您为何要对一个小小的使者如此热情?楚王并非朱姓宗室,自领监国本是僭越,相较之下秦王扶立的朝廷才是正统,难道不应该亲近建武陛下吗?”

“你这是什么话。”李来亨愤怒道:“那孙可望谋害先帝,所谓的建武皇帝是否真的是先帝子嗣还两说,怎能亲近违逆呢?”

遭到李来亨一顿训斥的近侍诺诺不敢言,只好退下去帮忙准备宴席,没过多久,楚王的使者被领入厅外,李来亨热情地上前迎接。

“下官礼部主事董玄,见过临国公。”使者拱手作揖,对李来亨恭敬道。

“董主事不必多礼,快请进。”李来亨笑着说道,他亲自招呼董玄落座,但董玄还是坚持等他坐上主位后,才坐在厅下的椅子上。

“不知董主事此番前来,是奉楚王殿下的什么命令?”李来亨关切地问道。

董玄先是拱手作揖,随后才说道:“监国殿下听闻临国公等夔东十三家长期坚持抗清,生活艰苦,一直有心想要改善临国公等的境地,而眼下湖广已定,殿下希望临国公等出山,入湖广修整,待兵马充沛后再为先锋,收复四川。”

他话音落下,顿了顿,继续道:“殿下已命湖广巡抚张大人在归州囤房足够的军械粮饷,只等十三家皆出山后,就可交付。”

一听到对方是来送物资的,李来亨的态度变得更加热情了,他满口答应下来,表示会派人通知夔东还在坚持抗清的其他义师,让董玄在茅麓山上等候即可。

李来亨因为是后来者,对夔东十三家的其他义师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喜恶,因此他倒是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将使者分派到每一家的驻地通知他们。

董玄考虑到他对这里人生地不熟,自己一家一家拜访也只是白花时间,便答应了李来亨的提议。

于是,几天后,夔东十三家的其他几家义师就都收到了李来亨的通知,他们对此反应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苏言为了吞并他们的兵力而将他们引诱出川,好伏杀他们,有的人也面露迟疑,对苏言心生戒备。

被推为主持军务的刘体纯倒是不担心,他欣然前往,并派出使者通知那些迟疑的将军们,让他们不要太过多疑。

他的原话更加直白:“楚王兵多将广,占地广阔,我等残兵败将怎能入其眼中?”

不管怎么说,在刘体纯前往后,各家义师领袖再三迟疑后还是跟着一同前往。

十一月中旬,皖国公刘体纯、临国公李来亨、益国公郝摇旗、靖国公袁宗第、桐城侯马腾云、宜都侯塔天宝、兴平侯党守素、岐侯贺珍、南漳伯王光兴、涪侯谭文、仁寿侯谭诣和新津侯谭弘等人齐聚归州。

值得一提的是,这夔东十三家实际上并非有十三家义军,明末以来称各部义军常用“十三家”以形容其多,就比如崇祯年间的“十三家七十二营”和“摇黄十三家”,都是一种习惯说法。

各部义师首领齐聚归州城,湖广巡抚张名振也放下了军务亲临归州与一众义师首领相见。

张名振表明了监国朝廷的意思,朝廷将会收编夔东十三家,将其编入南京朝廷的作战序列之中,并按月发放饷银和粮草,当然十三(本章未完!)

第二百七十五章多事之冬

家也必须要接受朝廷的指派。

此言一出,刘体纯等人面色不变,他们早已料到朝廷不会放任他们这支兵马独立于朝廷之外,那刘体纯起身抱拳问道:“不知楚王殿下要指派何人指挥我等作战?”

“殿下知晓临阵换将之危,因而暂任皖国公为四川巡抚,总理四川军务,待各部修整过后,即日兵发四川。”张名振严肃道。

一听这几乎等于保留现状,一行人倒是松了口气,他们已经怕了被朝廷派来一个处处针对歧视他们的顶头上司,早在隆武时期何腾蛟、章旷等人控制着湖南全境时,就在驻地粮饷上对其多方进行刁难,后来在永历朝廷内又受到瞿式耜、陈邦傅、李元胤等人的倾轧。

几乎可以说,他们忠诚于朝廷,但朝廷辜负了他们。

夔东十三家对改投南京朝廷并没有抵触之心,因此他们当场就宣布改旗易帜,听命于南京朝廷的指挥。

随后,张名振便将归州内的军械粮饷按照每家义师的规模进行发放,这些将领领到物资后都千恩万谢——没办法,谁让苏言是第一个给他们发物资的呢。

……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