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一章:佛门归降(1 / 2)

…京城里发生那些翻天覆地的灾难时,武十一没有直接看见。但是通过天地异变和流民的口,他知道事情朝着可怕的方向发展着,越发不可收拾。

武十一在带着王璇玑看过京畿地区的鬼样子之后,王璇玑的心便也跟着沉了下来。

在之后的几天里。心情受到巨大冲击的她同意了武十一的建议,决定接受叛军的势力来“勤王”。

有了王璇玑地点头。武十一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做多了。

一方面,他以长公主的名义向北方几个还受大行朝节制的城市颁布诏令,安抚流民。

另一方面,武十一又让孙小虎,王头七等人迅速组织江南的叛军。这些叛军又因为白莲佛母的种种影响,很容易便聚集在了一起。

有了长公主的诏令,大家接受招安,摇身一变,从判卷,彻底变成了长公主麾下的正规“勤王军”。

当然,大伙是正经勤王还是不正经的勤王,则完全是由少侠百特曼说的算的。

有了军马,有了棋子,接下来就是造反的正常节奏——抢地盘了。

因为太师拖拖和他的江南军已经彻底瓦解。所以在“勤王”的旗号下。大行朝东南七个省份很快便归顺了勤王军马的控制。东南七省被控制后,西南四省也是传檄而定。

于是乎,大行朝实际的残留,就剩下北方几个省份和草原上那三个王了。

北边几个省份比较麻烦,倒不是因为武十一的“勤王”招牌不好使。而是因为作为大行朝北方统治的核心,还有一群人在拼命地阻挠统一大业,开历史倒车。

这一群人,就是僧侣。

武十一始终感觉,虽然包括国师在内的许多京畿之人都已经和大行朝的地方上断绝了往来。但那些僧侣似乎和他还有某种联系。

这些人为了阻挠国家一统的大事业。暗中勾连信众,不是结民自保,就是不开城门。最麻烦的还是发动自己的宗教号召力,游说那些大行朝的顽固将领和勤王兵马对抗。

于是,武十一的勤王军马在京畿以及中原以北受到了严重的阻力。

本来武十一是能接受王头七和孙小虎的建议,把这些家伙都横扫干净的。

但如今,整个国家到了这个地步,武十一是真的不想继续再打内战了。

毕竟,这些人日后也是有用的,当官当头的不是东西负隅顽抗,可最后死的都是他未来的子民。

武十一不想要一个千疮百孔的天下,虽然已经破的和马蜂窝一样了。所以,他终究没有命令自己手下的勤王军马以长公主的名义在顶点清除谁。而是收了他的军师刘伯庸的妥协建议。

刘伯庸告诉他,佛门之所以如此怂恿别人反对他这个新王,无非是害怕自己在大行朝的特权受到侵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先施以仁德。对于主动投靠自己的佛门子弟,找几个吉利名字,广封法王、宗师之类的。

到时候,他们见新王比前朝帝君还能优待,自然会调转风向转而支持勤王大军的。

刘伯庸的建议,很让武十一受用。于是乎大手一挥,让刘伯庸安排这些事情。

刘伯庸聪明人。他得到主公的诏令之后,立刻写了篇措辞委婉的《告佛庙书,把新王百特曼的政策公之于众。

为了拉近和佛门的亲近感。刘伯庸还把武十一在护国寺的度牒要来,加以解释。说新王也是在护国寺出过家,当过和尚的,和佛门有天然的感情联系。只要你们交回大行的印信,接受新王的册封。便自然可以得到更大更好的新印。

加入书签